名人名家论灯光 (择录二)
中国 黄风: 灯光设计的处理,一方面是通过舞台灯光的手段表现空间,即在有限的舞台空间里帮助表现剧本所需要的无限空间;另一方面则是随着戏剧演出的进展,在时间的延续中,利用灯光的明暗起伏、画面的光比、色彩变化(色彩前后对比)及表演区(光区)的改变等诸手段来加强戏剧演出的(流动的)画面空间效果,这些表现手段可通称之为舞台灯光节奏。 全剧(多幕剧)的灯光节奏包含着:1、全剧整体灯光节奏处理。2、灯光的场中的变化。3、场与场间的灯光处理。中国 金长烈: 光具有一种精神幅射作用,一旦它渗透到戏剧感情的波涛中与表演溶为一体时,舞台光就能给观众一种感觉,一种唤起,从而产生心理共鸣和思维联想。光色的变化要和表演的情绪,情感相结合;要和音乐的情感、节奏相结合。光色的亮度要和音乐的力度相一致;光的色度要和音乐的情绪相一致。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要一致。中国 陈治: 舞台灯光在舞台美术的艺术创作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,光和色是舞台灯光设计者的重要表现手段。舞台灯光设计者通过舞台上的光与色,发挥它的作用,完成“灯光语汇”的功能。如何在舞台灯光设计中选择光色? 依据戏剧风格、剧情、立意来选择。 根据剧本的环境气氛来选择。 从时间、空间角度来选择。 从光源角度来选择。 从布景、道具、服装、化装角度来选择。 从戏剧情节、人物心理变化来选择。 舞台的光与色,好比是飞禽的两翅,掌握好它的功能,就可以在广阔的蓝天自由的翱翔,就可以在舞台上以人物为中心的前提下,创造出新的形象、新的意景、新的天地。中国 刘税: 灯光的作用是为演出做“无声交响乐伴奏”的。灯光要和人物表演、布景、音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,形象一个和谐、流畅、动人的演出作品。 中国 程乃: 光的意境创造是舞台光的升华,夸张、内涵和深化的艺术体现,从外部的视觉直观,向心理、内心世界和借光传情的方面,寻求舞台光的表现力。 舞台光的意境创造,千言万语,集中于一点,就是传情。意境创造使舞台人物、景物、情调、气氛,注入情字的“新血液”使观众在艺术鉴赏中,增添了丰富多彩的联想和享受。同时,充实了舞台光的表现语汇,使舞台演出更生动、更多样。中国 霍焰: 舞台灯光所称‘白光’,就是不用滤色片而从灯具光源中直接得到的光线。它在提高舞台的亮度方面显现出巨大的力量。白光在舞台上创造的形象,接近于人对自然现象的视觉感受。因此,观众欣赏演出时适应性强,比较舒服。 灯光设计者要熟练地掌握白光的特性。进行设计时要从两方面去考虑: 选择灯具时,要考虑发光体的色温,以处理冷暖色调。并且通过调光器控制系统,创造戏剧演出的基调。 选择灯具时,要考虑不同的发光功率,以处理明暗关系。并且通过调光器控制系统,任意改变它的亮度。中国 梁红洲: 在舞剧的演出中,编导及灯光设计在艺术创作中,常常运用追光来突出、照明主要角色;表现戏剧情节和创造舞台气氛;塑造人物形象、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。追光对于他们来讲,已是实现创作意图的必不可少的手段。 操作追光,要熟悉演员舞蹈的动作、舞姿、路线及位置。这样才能和演员“一起表演”、“一起舞蹈”。操作追光要做到:“跟得准、跟得稳、跟出情感来”。 中国 韩晓峰: 通过光色的选择和处理,能使导演调度、场面安排、布景、服装、化装、道具等各方面,联结、综合起来而且和谐一致;能加强生活气氛、时代、时间、季节及时辰感觉;能加强戏剧矛盾冲突及人物的心理刻化。中国 慕白锁: 光随戏变、伴奏剧情,光随情变、光情交融,光随景变、转换时空、光随声变、声光同步……方能展现灯光艺术的活力和魁力。 舞台灯光的魅力和生命在于光的运动,而光的运动又必须通过灯光控制设备来实现。 中国 吴光耀: 当代的灯光技术已经进展到一个新的阶段,出现了许多新的运用,在演出中愈来愈显示强大的生命力与多方面的表现力。它的发展前景更是无可限量。除了演员的表演以外,在未来的舞台上,灯光将成为主宰,这是发展的必然趋势。。 中国 张敏: 照明技术在电视节目的制作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。照明的好坏直接影响彩色画面的色调、层次和清晰度。照明就是用技术手段来实现复杂的艺术效果,使广大电视观众得到满意的艺术欣赏……正象有人比作“灯光就是用光绘画”那样,即是把各种颜色以光的形式描绘在电视屏幕上。 电影照明:电影的拍摄,即是光线通过摄影机的镜头,在胶片上感光成像。以胶片为煤介,通过化学变化来再现图象的。要满足电影胶片的技术要求,根据各种胶片感光度分别确定不同的色温和照度标准。 电视照明:光线通过摄像机的镜头快门后打在摄像机上,摄像管把接收到的光线转换成电信号,电视是光电转换的过程。所以照明首先要满足摄像机的技术要求,然后进行复杂的艺术创作。
免责声明: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,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,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友情提醒:为保障您的利益,降低您的风险,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。